close

七0年代的日製RF相機,光是機型大概就有上千種,產量恐怕有千萬台以上,雖然大部分可能變成了廢五金,丟進了垃圾場,但是,留存下來的數量也著實不 在少數,畢竟這些相機在當年可是高檔貨,不是人人都買的起,因此一般人也捨不得輕易丟棄。很多都是放在家中發霉發爛,到了今天,靠著網路之便,拿出來買賣 交流。因此,雖然這些相機的單價並不高,但如果不加選擇的加以全部收集,以一般人的財力,恐怕還是有破產之虞。

 

一、要有大光圈的鏡頭:

大光圈的鏡頭向來是光學大廠展現其卓越光學設計的主要產品之一,在七0年代更是如此,因此大光圈鏡頭所代表的意義,往往並不只是光圈大了半級或一級,而 是整顆鏡頭的素質都向上提升到另一個層次。這是品牌的面子問題,端出來的菜色絕對不會偷工減料的。因此,我們在收藏七0年代RF機的時候,就應該優先選擇 搭載有大光圈鏡頭的機種。而什麼叫大光圈呢?以現代的標準而言,F2.8就叫做大光圈,但這個標準可不能用在七0年代的RF機上頭,對這些相機來 說,F2.8是標準配備,一定要光圈在F2以上的才叫做大光圈。

以上是在下的第一個原則。不過,並不是說最大光圈為F2.8的相機就完全不值得收藏,有時候,這也是廠商是為了縮小體積所不得已的妥協。下列二台相機,雖然光圈僅止於F2.8,但仍然具有高度收藏的價值:


1、OLYMPUS 35RC

這台相機大概是七0年代典型RF機中,體積最小,重要功能卻一項也不少的相機。有著工藝品一般的外觀及品質,全手動的操作機能,令人愛不釋手。又其快門轉盤在機頂之上,也是這類相機中相當獨特的設計(這類相機的快門大都設計在鏡頭前端)。

這台相機就是漂亮緊緻的35RC,圖片來源
為CAMERAQUEST

2、OLYMPUS XA
這台相機我想應該是全世界到目前為止最小台的連動測距疊影對焦的相機,他就和現行的OLYMPUSU-2一般大小,他也是OLYMPUS貝殼 機的原型。XA的滑蓋雖然是塑膠製品,但機身可是金屬製的。在這樣迷你的機身中,居然有著疊影對焦和光圈先決的功能。

圖中上面這台相機就是XA4,下面這台相機就是XA,附有專業的閃光燈,圖片來源為CAMERAQUEST

二、要能連動測距對焦:


大多數的七0年代日製RF機都有連動測距的對焦功能,不過由 於時代的進步,人腦的退步。「先進」的相機大廠覺得,並不是每一位消費者都有慢慢對焦的心情,為了方便普羅大眾使用,所以反而在七0年代後期,有很多的相 機被取消了連動測距的對焦功能,改為有四段選擇的區段對焦方式,就是「人頭、二個人頭、三個人頭、遠山」四段,或者是乾脆採固定焦點的設計,就像是現在的 即可拍一樣。通常這種相機就只提供最大光圈F2.8或是F3.5的鏡頭,免得光圈太大,景深太淺,會露出對焦不準的缺點,砸了自己的腳;同時這種相機也會 取消一些手動的設定,像是快門先決、光圈先決等手動功能一概欠奉,有時候只提供一個或二個快門速度,有的再加上「B快門」,光圈則只有「AUTO」和「閃 光」二種選擇。以達到當時相機廠商向新時代所訴求的「全自動」功能。這種「全自動」以今日的眼光來看簡陋無比,當時的「進步」反而是今日的「缺陷」了!

以上這種現像可以KONICA公司的C35系列相機為代表,早期的C35原型機是有連動測距的,尤其是C35 FD更是此系列相機的登峰造極之作,這款相機的海外版名為「KONICA AUTO S3」, 是這個年代的銘機之一,許多網路相機玩家對之有極高的評價。

上面這台就是KONICA AUTO S3,日本國內版就是KONICA C35 FD,只有快門先決,不能全手動,但傳說中(因為我不曾用過)她有非常犀利的鏡頭,還有非常好用的測距對焦系統。

三、手動控制項目越多越好

七0年代日製RF機可貴的地方就在於他們承襲了傳統相機的的優點再加創新,除了提供攝影者方便的自動功能外,還保留了相當多的手動機制。這也是今日已經 完全自動化的相機所比不上的地方,畢竟對一個嚴肅的攝影者來說,控制快門和光圈來獲得訴求的效果,縱然不是絕對必要的要求,至少也可以相當地滿足攝影者的 控制慾。

七0年代的RF機大多數有著機械式的快門,通常也提供快門先決的功能(KONICAC35系列有一些機種無此功能,只提供AUTO和B快門二種選擇,在AUTO功 能下,光圈、快門皆由相機控制),所以攝影者至少是可以控制快門速度的。

某些快門先決相機,也提供手動設定光圈的功能,當我們可以控制快門、光圈的時候,至少可以獲得以下的好處:
  1. 面對複雜光源為求正確曝光,或是想要表現特別的曝光效果時,憑經驗值手動設定光圈快門似乎是唯一的方法。
  2. 快門先決的相機若不能手動設定光圈,那麼當測光表不準的時候,整台機就失去控制了。也就是說這種相機的測光表壞了,整台相機就幾乎會成為廢品
  3. 在電池沒電的情形下,仍然可以使用全部的光圈、快門組合。世事難料,有一台不用電也可以發揮完整功能的相機,心裡也會比較踏實!




1.


2.

上圖1.是Canonet QL G-III 17(圖片來源為CAMERAQUEST),下圖2.為Canonet QL
17
(圖片來源為RANGE FINDER),二者功能差不多,「QL」的意思是「QUICK
LOAD」,指的是裝底片比較容易。這二台相機是這類相機中評價非常高的一部相機,產量非常大,而且Canonet QL G-III 17幾乎都是MADE IN TAIWAN,是日商佳能在台灣設廠生產的,因此,在台灣比較老字號的修相機師傅手上,還保存有相當多這部相機的零件,在維修的便利性上占有優勢!



3.
上圖3.為KONICA AUTO S2,很大台,很重,妙的是他在對焦時有機械式的視差矯正功能,框線有一半會移動。用過KONICA HEXER SILVER的人一定知道我在說什麼,我想KONICA HEXER SILVER一定是繼承了KONICA AUTO S2的這項設計,而僅把框線移動從手動改成馬達驅動而已,因為這兩台相機的這個功能,用起來竟是如此的類似啊!(KONICA AUTO
S3是一部極好的相機,前已介紹,可惜她不提供全手動的功能)


4.

5.

6.


7.

以上4.5.6.的相機依序是MINOLTA HI-MATIC 7、7S、9 (圖片來源為RANGE FINDER),以及7.名震七0年代日製RF相機界的MINOLTA HI-MATIC 7SII(圖片來源為CAMERAQUEST)。很明顯的,前三者的體積較後者而言大得多(由鏡頭占機身的比例可加以判別),這也是為何MINOLTA HI-MATIC 7SII為何會受到大家青睞的重要原因。




8.


9.

上圖8.是OLYMPUS 35RD 、下圖9.是35SP,前者體積小,作工紮實,握在手上質感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後者則是有該時期相機少見的點測光功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生活影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